耳朵聋了怎样恢复听力,世界恢复听力的新技术


耳聋应该怎么办 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 , 慨称为耳聋 。 一般轻者为“重听” , 在一般情况下 , 能听到对方提高的讲话声;重者为耳聋 , 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 。 因耳部病变部位及性质不同 , 致耳聋的程度有所差异 。 幼童由于耳部发育不全或某些疾病引起耳聋后 , 无法学习语言 , 可致聋哑 。
从耳部病变损害的部位来讲 , 耳聋可分为传音性耳聋及感音神经性耳聋 。 由于外耳及中耳的病变从而阻碍声波的传导 , 即为传音性耳聋 。 若接受声波的内耳或由内耳经听神经径路发生问题 , 影响声音的感受 , 则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 如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均有病变所致成的耳聋 , 称为混合性耳聋 。 耳聋的概念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0.5、1.2Hz)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 , 即有听力障碍 , 听力损失在70dB以内者称重听 , 在70dB以上者为聋 , 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聋(deafness) 。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耳聋分级 按WHO 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 , 将平均语言频率纯音听阈分为5级 。
轻度聋: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 , 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40dB 。
中度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 , 听阈41~55dB
中、重度聋: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 , 听阈56~70dB 。
重度聋: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 , 听阈71~91dB 。
全聋: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 , 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dB 。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耳聋分类 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分为三类:
(一)传导性聋(conductive deafness):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 , 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 , 而引起耳聋 。 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 , 肿瘤 , 大疱性鼓膜炎 , 耳硬化症早期等 。
(二)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neurosensory deafness):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 , 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 如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迷路为、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 由于内耳耳蜗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感音性耳聋(临床上还将内、外淋巴及基底膜病变引起的内耳导音性聋亦概括在感音性耳聋中) , 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 。 但临床上通常不易鉴别两者间的异点 , 故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 所以 , 临床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耳并发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硬化或痉挛等引起的耳聋及老年性耳聋均可概括在感音神经性耳聋之中 。
(三)混合性聋(mixed deafness):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 。 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
补充:按病变的性质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两类 , 前者指听觉器官组织结构异常导致的耳聋 , 后者指听觉功能下降导致的耳聋 。
按病变的部位分为传音性(传导性)耳聋、感音性(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三类 外耳、中耳异常导致的耳聋是传音性的,从内耳到听觉中枢发生异常导致的耳聋是感音性的,二者兼而有之 , 是混合性耳聋 。
传导性耳聋(又称“传音性耳聋”) 。 与传送声音振动有关的听觉器官结构的异常而产生的一种听力损失 。 特点是:(1)低频率比高频率的听力损失大 。 (2)气导听力损失与骨导听力损失之间的差距大 。 大多数人可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恢复或部分地改善听力 , 配戴助听器很有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