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芦荟的组织培养方法( 二 )



五是组培条件的选择 。 在芦荟的组织培养中 , 培养条件不同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 尤其要重视ph培育基的作用 。 在培养条件中 , 以ph最为重要 。 培养基的ph一方面对离体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另一方面对芽的生长、分化以及培养基的硬度有很大的影响 。 通常情况下 , 在偏酸性条件下比较有利于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 并进一步形成不定芽;在中性至偏酸环境下 , 比较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增殖 。

培养条件中 ,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光照 , 包括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 光照对外植体的褐变有一定影响 。 通常条件下 , 芦荟的组织培养一般在黑暗或弱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即可 , 光照过强 , 则外植体容易发生褐变 。

温度也是影响芦荟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 芦荟的组织培养通常在25℃条件下进行 ,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易导致褐变的发生 。

还要注意抑制剂和吸附剂的应用 。 在芦荟的组织培养中 , 最常见的问题是外植体发生褐变 。 褐变是由于多酚氧化酶被氧化成醌类物质所致 , 呈红褐色 , 并抑制许多酶的活性 , 影响植物材料的正常生长 , 严重时导致培养物死亡 。 褐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培养温度、光照时间和强度、培养基种类及ph等 。 通常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加入抑制剂和吸附剂来减轻或避免褐变的产生 。 常用的抑制剂有vc、半胱氨酸、硝酸银等 , 其中硝酸银的抗褐变效果较好 , 当硝酸银浓度为15mg/l时 , 抗褐变效果最佳 。 此外 , 向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 , 也可有效降低外植体的褐变 。

芦荟的组织培养是推动芦荟产业化种植的重要方面之一 。 目前 , 我国对芦荟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得并不是很深入 , 还处于探索阶段 , 仅局限于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 , 并未对其机制作更深入的探讨 。 因此 , 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还未能得到解释和解决 。 在芦荟组织培养的过程中 , 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植物激素的配比以及培养的条件等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个组织培养产生影响 , 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 , 远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
【【方法】芦荟的组织培养方法】

推荐阅读